4月16日,应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王从洋研究员、杜海峰研究员以及江苏师范大学石枫教授做客威尼斯官网前沿科学报告,分别作了题为“锰族金属有机催化”“Asymmetric Catalysis with FLPs”“手性吲哚化学”的学术报告。食品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食品学院副院长李国梁(主持工作)主持。
王从洋研究员以“锰族金属有机催化”为主题,首先从锰的性质、锰族金属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挑战为背景展开,提出了目前锰的研究困境是“主要局限于当量反应,催化面临挑战”,报告将解决锰金属有机催化循环的构建和调控作为科学问题,面对催化物种生成、催化性能调控和电子转移控制这三项挑战,通过锰碱协同催化烯炔加成反应、锰酸协同催化极性加成反应以及以锰的独特性为研究策略催化氢转移反应,最终实现具有锰催化特色的挑战性合成化学。
杜海峰研究员主要围绕路易斯酸碱对(FLPs)化学进行了汇报。主要介绍了FLPs化学目前存在的一些优势、问题以及挑战,接着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的主要工作,即以亚胺、烯醇硅醚、芳香杂环为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以吡啶、手性氨硼烷、简单酮为底物的催化氢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石枫教授从构建手性杂环骨架、手性吲哚骨架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手性吲哚化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实现新型手性吲哚骨架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的思路和策略。石教授以四类吲哚平台分子的设计和应用为例阐明了研究策略,即通过引入特定官能团、设计催化不对称反应,实现新型骨架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也探究了反应机制和催化模式,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
报告结束后,王从洋研究员、杜海峰研究员以及石枫教授与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答。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师生通过报告,开拓了在相关研究方面的科学视野,扩宽了其研究领域。
新闻小贴士:
王从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南京大学本科,2005年北京大学博士,导师:席振峰教授;2005-2010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席振峰教授和德国明斯特大学Frank Glorius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导;2015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锰族金属有机催化、金属卡拜催化和氮气固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中国化学会“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锰元素代言人等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现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和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副主编。
杜海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8年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南开大学与上海有机所联合培养)(师从孟继教授、丁奎岭研究员);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丁奎岭研究员);同年加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史一安教授小组进行博士后阶段的学习;2008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获第四届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手性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不对称催化和选择性合成。
石枫,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1998年和2004年于江苏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苏州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先后荣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201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主要从事手性吲哚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手性吲哚类化合物提供了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新和成-中国化学创新奖。担任《有机化学》、Chemical Synthesis青年编委、Org. Chem. Front.、J. Org. Chem.、Eur. J. Org. Chem.国际编委。
(核稿:孙敏 编辑:郭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