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科技处邀请,南方科技大学杨新教授、复旦大学王琳教授、中科院大气所孙业乐研究员、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丁翔研究员、北京大学郭松研究员、山东大学薛丽坤教授、清华大学刘欢教授做客威尼斯官网“前沿科学报告”,环境学院及其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师生5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环境学院陈庆彩教授和山东大学杜林教授主持。
杨新教授认为,尽管我国整体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但颗粒物污染依旧影响着很多城市空气质量,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他的团队基于小分子化学探针和颗粒物与人体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这两个角度评估了PM2.5组分活性氧生成潜势及健康效应,有效拓展了PM2.5毒性研究结果。
王琳教授详细介绍了具有极低挥发性和高氧化度的人为源有机化合物的生成机制及其在中国城市和郊区大气中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建立了一种估算颗粒物增长速率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新粒子形成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孙业乐研究员以“汾河平原秋冬季气溶胶组分来源、变化特征及光学特性”为题,通过对汾河平原秋冬季进行综合观测试验,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细颗粒物化学组成、来源、变化及光学特性。他指出,汾渭平原已经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该地区气溶胶理化性质进行综合的长期观测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丁翔研究员指出,异戊二烯作为SOA的重要前体物,对厘清城市地区异戊二烯二次SOA的前体物来源、生成机制非常重要。污染背景下异戊二烯SOA以低NOx产物途径生成为主,并且低NOx成因特征在全国污染大气中具有普遍性。他强调,减少人为源排放可实现颗粒物和臭氧的协同控制。
郭松研究员以“生活方式源排放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对二次颗粒物贡献研究”为题,介绍了关键典型源排放经二次转化对SOA生成的贡献。他强调在相同排放条件下,机动车排放源生成SOA潜力最大,餐饮和生物质燃烧次之。他认为,紧急防控污染时,对汽油车排放的控制可能会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而餐饮排放管控对长期SOA控制更重要。
薛丽坤教授以中国东部地区夏季臭氧污染特征与机制分析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她指出,遵循NOx和VOC最优比例减排、动态调整,可实现最优的臭氧控制策略。她强调,臭氧水平对硝酸盐生成具有重要影响,控制臭氧污染可有效降低硝酸盐浓度。
刘欢教授的团队开发了包含两个“自下而上”海运贸易排放评估模型的复合技术框架(VoySEIM-GTEMS),首次在全球尺度实现了海运排放与贸易驱动力的定量关联,为引导国际合作促进海运碳减排提供方法学基础和量化模型支撑。
七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参会师生普遍认为,此次报告对相关领域开展科研工作有深刻的启发性,使大家受益匪浅。
新闻小贴士:
杨新,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Atmospheric Environment副主编、中国化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王琳,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人才荣誉。
孙业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丁翔,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郭松,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2020年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薛丽坤,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秘书长、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牛顿高级学者、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
(核稿:王念东 编辑:郭姗姗)